Thank you for registering for our auction! You are required to provide: 1. 保证金比例1:3; 2. Copy or images of ID card (front and back) or Passport 3. Images of Credit card (front and back).
尺寸:H. 106 cm 描述:阿彌陀佛在佛教信仰中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,曾立下四十八大願,誓願利益眾生,只要修行者專心念誦阿彌陀佛佛號,每念一句佛號,即可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至臨終之際,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將接引修行者往生西方極樂淨土。
本尊阿彌陀佛立像,金漆燦然,由主尊、蓮臺及六角形底座,三件組件構成。主尊佛像頭部較大,寬額豐頤,面部飽滿勻稱,右旋螺髮尖圓,嚴整分明,肉髻高顯。雙眉高朗修長,慈眼垂視,鼻翼豐滿,大耳垂肩,耳輪闊大,上下唇弓線明確,光顯含笑,下頷收起,頸刻二道紋,面貌熙怡,為標準清代寧波佛像造形。佛像雙目俯首下視,莊嚴恬靜,彷彿正觀照著芸芸眾生。雙足踩須彌蓮臺,身著漢式雙領垂肩袈裟,衣袖寬垂,衣緣呈U形垂至腹前,肩披大衣,衣緣翻轉,內著僧祇支,腰繫結帶。衣角從右脅腰下繞過,搭於左肩垂於背後。
尊像立姿平穩端正,右手下垂,掌心向前呈「與願印」,佛能滿足眾生之願,表示眾生的往生之願和阿彌陀佛的接引之願相互攝引,故又稱為「接引像」。左手平胸曲肘,持捧象徵須彌山之金寶塔,塔座刻雲紋,塔頂做一三重瓣蓮臺,表示阿彌陀佛以蓮花接引眾生前往極樂世界。阿彌陀佛右掌朝前下放,左掌平舉於胸前,是清代常見的阿彌陀佛形象,相似的佛陀造型見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(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)收藏清代19世紀阿彌陀佛立像彩色版畫。本尊佛陀像,衣褶圓轉流暢,線條起伏細膩,衣服上的紋飾以排線手法表現,排列疏朗,衣緣寬緣皺褶卷起,作工精緻。佛像通體金漆,色澤亮麗,莊嚴慈祥,具有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。
佛座作蓮蓬形,以七重蓮瓣組成,瓣葉規整,蓮瓣端頭尖挺有力。底層六角形底座,邊沿飾如意紋,內刻水波紋,象徵大蓮池,六角各飾一朵立體蓮苞,樣式別致。從蓮池中升起的圓柱象徵大蓮莖,蓮莖上開出大蓮花。佛像立此佛座上,猶如蓮華出淤泥而不染,雖身處捲浪翻波的五濁惡世,佛心仍清明自主,不受染著。
寧波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,同時以舉世聞名的佛教文化吸引各國來此貿易,自宋元來就便以佛教造像與繪畫聞名,時至今日寧波木雕佛像仍舉世聞名。本尊佛像不僅雕飾工藝精湛,在造像的文化內涵上也十分講究。佛典中記載佛陀「臂脩肘長指直纖」,即手長過膝,手指纖長,此尊像被刻意加長的右手,正是寧波刻工對於佛陀形像嚴謹還真的表現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藏一件13世紀(1195至1277年間)寧波畫師所繪〈阿彌陀佛圖〉,畫中可見比例怪異延長至膝的右手,此細節充分說明了寧波地區對於佛教文化的深入瞭解與認同。相同的佛立像在奈良大德寺所藏《五百羅漢圖》中亦可見到,此一百件羅漢組圖為1178年由南宋寧波畫師周季常和林庭珪用10年時間繪製完成。以上例證皆說明寧波佛教藝術歷史悠久,可從十二世紀末追溯至今,有其獨樹一幟的佛像風格特色,值得細細品味。